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- 知琪:123.235.75.57我想我最喜歡老貝的地方就是從來不會太晦澀,總有地方讓人共情,但花活一個也不會少。
- 每天一個福來鴿:182.91.44.9#HIFF 紀錄片以最近一部成片《明月幾時有》為契機展開了對許鞍華成長曆程的回顧,采訪分為自述和旁人回憶兩個部分,既有懷疑與否定充斥的陰雲時光,也有傲嬌與得意的可愛模樣。最可愛的段落莫過於解釋把名牌包包送給妹妹的原因竟是裝不下A4紙。 正如片中以“奇葩”“奇跡”去形容許鞍華,幼時跟隨父母赴港的“移民”身份讓她在日後創作中具有了更多人文主義的關懷,每一位孤獨的個體都是許鞍華電影裏最被注意和關照的對象。而這樣的身份背景又和香港這座城市的曆史遺留問題不謀而合,也讓許鞍華和香港間有了密不可分的紐帶。其實在這一點上,1997年許鞍華自己的紀錄片《去日苦多》裏有著更加清晰的表達。 無論如何,從60歲到70歲,哪怕自嘲著已不在導演的黃金年齡,但所有人唯一的希冀還是如同片名那樣,好好拍電影。
- 第三天:182.91.157.134馬塞洛和安娜的兩次對峙拍得漂亮,仿佛將觀眾也卷入其中:第一次馬塞洛認出安娜,安娜瞥了眼鏡頭(應該是窺視中的馬塞洛的方向),隨後一邊望鏡頭一邊進入左側房間,早已移動至同一個房間的馬塞洛的背影入畫,馬塞洛轉身關門,隨著門的關閉,銀幕短暫暗了兩秒,隨後是從房間內側拍的馬塞洛背影(疑似安娜視角),接安娜全身鏡頭,她說:“你經常在別人家中四處偷窺嗎?”;第二次馬塞洛撞見安娜與自己妻子的曖昧情事,安娜先看向鏡頭方向,鏡頭向後退再微微左移,馬塞洛肩上入畫,焦點由安娜轉移到馬塞洛。兩次安娜對鏡頭的直視,以及第一次中馬塞洛關門阻隔觀眾視線,第二次起初隱去“凝視中的馬塞洛”,都是在強調觀眾的存在與窺視。另外空間感處理得也很棒,尤其喜歡臨近結尾處馬塞洛夫婦隔著房間的對話。最後,我也喜歡洞穴理論+牆上人影的鏡頭!
- 恩一:182.89.180.35半部格斯·範·桑特電影。從OP開始放輕鬆,在陳詞濫調與總結演講之間,安插大量對情節發展無益、零散重複的、《我自己的愛達荷》般傾吐秘密的篝火時刻,把雨點般的小心事一點點放大。少男少女的表演狀態顯然好於其他人,不再采用機關槍式對話刻意製造戲劇台詞的日常化,而是學會停頓喘息,3.5。
- 富貴有才i:106.94.1.277.7 似乎每個轉折點,在隻存在當時的人物心理,當時的片段,接下來,前麵所發生的可以暫時忘記,開展新的線路,這樣的劇情編排竟然看完後完全不唐突,以核心母女情感完全可以串起一些破碎,荒誕的劇情碎片